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公派农民“留洋”,乡村振兴好创意!

    信息发布者:A风雨同舟
    2019-10-26 12:53:31   转载
    公派农民“留洋”,乡村振兴好创意!乡村振兴规划网 



    说起公派留学,少有人会想到“农民”。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近三年先后公派400多位农民“留洋”,到日本借鉴家庭农场发展经验、赴法国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去荷兰学习高效精准农业,学习世界各地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现代农业蓄积力量。

    公派农民“留洋”,乡村人才振兴的好创意!
    “谁来种地”,是个大问题。记者在农村采访时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提速,很多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里工作定居,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是当下不少农村面临的现实。
    与此同时,不少乡村耕地流转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与传统方式相比,种粮大户、“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应用更加广泛,种地的组织化水平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新庄稼人”也有新烦恼,如何快速成长起来,如何用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种地”,也是一个普遍烦恼。
    乡村振兴,主体是人,核心也是人,没有“人”的振兴,一切都是空谈。显然,公派农民“留洋”,就把关注点放在了“人”,就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实招。



    公派农民“留洋”,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
    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总量不成问题,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却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耕地数量没有减少,耕地质量却在下降,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关键在人,关键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庄稼人”。
    吉林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经理王景辉在日本学习回国后,投资种植了1万亩藜麦、大豆和玉米等作物,实现利润350万元,并投资45万元引进生物质颗粒加工设备,加工玉米秸秆生物质颗粒1万多吨,实现利润200万元,实现了玉米产业链融合发展。这,正是学习国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取回的“真经”。
    公派农民“留洋”,发力点在“新庄稼人”,从生产端入手,提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企业等“新庄稼人”素质,这是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的根本途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