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风景秀丽的大茶山我们来了

    信息发布者:A风雨同舟
    2019-10-07 23:38:44   原创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奇迹般地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中国人用双手和智慧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现代化工业文明。
    但是,山秃了,水臭了,空气污浊了……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的发展之痛。
    上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创立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演变必然经历一个阶段:在经济起飞时,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历史的事实,也在佐证这个理论。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出现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 19世纪,美国经济发展迅猛,但随后洛杉矶等多个城市相继陷入空气污染的困扰;1930年冬天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的烟雾事件,导致一周内60多人死亡,成为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二战后,日本工业飞速发展,经济迅速崛起,但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
    100多年前,恩格斯曾向全人类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如何兼得?这个时代之问摆在了中国面前。


    找准方向 “两山论”历史性登场
    “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1985年,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便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有了深入思考。
    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1996年至2001年曾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2005年8月15日下午,立秋刚过,头顶烈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来到了余村,在村里简陋的会议室里,听取当地镇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汇报。
    从2003年起,余村人痛下决心,3年间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开始发展休闲旅游,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余村集体经济转型的“小切口”投射出了时代发展的“大问题”。
    就在余村的这间会议室,“两山论”历史性登场: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几天后,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专栏写道:“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2006年,总书记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深化“两山论”,深刻阐述了“两山”之间内在关系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日臻丰富完善,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2013年,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写进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一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017年,“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两山论”已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两山论”作为六项重要原则之一,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源自于总书记长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两山论”不断深化,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攻坚之举 大刀阔斧建起制度四梁八柱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党中央全面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美丽中国”作为宏伟目标,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明确方向,相关配套制度密集推出,立法执法力度空前。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一场重要战役。一场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深刻变革就此开启。
    2015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开始实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空前。2018年全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罚款数额152.8亿元,同比增长32%,是2014年的4.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有十几部之多。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同年,中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被誉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关键文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向社会公布,构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八大制度”,推出1+6生态文明改革组合拳:
    ——抓住“关键少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两份文件,让领导离任审计、责任追究首次进入到了生态领域。党政同责、终身追责、双重追责,坚决向错误的发展观、政绩观说“不”。
    ——环保督察发现重大问题直接向中央报告。《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牵住了解决当前环保问题的“牛鼻子”,为接下来的这场自上而下、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提供力量。
    2016年1月,被称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亮相。作为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两年间,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对全国31省份全覆盖。一场治污问责的“环保风暴”拉开大幕。
    但对于一些官员来说,政绩观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改变的。有些地方,干部嘴上一套,背地却是另一套。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危机严重,然而中央环保督察组前脚刚走,企业竟立刻开始排污。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这一举动,宣示了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决不姑息纵容的决心。
    2018年5月和10月,针对重点区域和问题,两批“回头看”对全国20个省份首轮督察整改杀了一记“回马枪”。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15万余件。其中,立案处罚4万多家,罚款24.6亿元;立案侦查2303件,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
    2019年起,中国将用3年时间开展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用2022年一年时间开展“回头看”。7月初,第二轮第一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首次将央企纳入督察范围,首次提出实行容错机制,明确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督察内容。截至8月5日,各督察组向被督察地方和央企转办13267件有效举报,已有4069件群众举报办结,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042人,问责130人。


    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现在,这个目标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出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人有勇往直前的干劲,更有善解难题的本领。多年来,中国不光是实干家的热土,更是一个沸腾的实验室。
    在“两山论”的指引下,浙江安吉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乡村旅游,扛起“中国美丽乡村”大旗,把一个县域的地方特色实践上升为全省战略。现在的安吉拥有72%森林覆盖率、75%植被覆盖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4.32亿元,同比增长8.3%。
    2018年,福建长汀森林覆盖率从1986年的59.8%升为79.8%,水土流失率从1985年的31.5%降为7.95%,从昔日“火焰山”变身今朝“花果山”,地区生产总值231.74亿元,同比增长7.2%,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白天黄风大,黑夜大黄风。”白二爷沙坝原治沙队妇女队长马玉英回忆1983年刚到这里时的景象如是说。这里曾是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和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种草保存面积达12万亩,植被盖度提高到75%以上。白二爷沙坝完成了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蜕变。
    痛定思痛,甘肃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净化政治生态,逐个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祁连山生态环境向好趋势已在显现。两年来,祁连山保护区208户、701名牧民从核心区迁出;持证矿业权全部退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水电站完成分类处置,生态流量得到落实;旅游项目完成整改和差别化整治。
    绿色种植、乡村旅游、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各地实践探索出了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大美中国画卷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铺开。


    大国担当 以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正在推进的这场深层次、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变革,不仅改变着中国,也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美国航天局等机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2000年到2017年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个亚马孙热带雨林。这当中,中国贡献了约四分之一,居全球之首。
    面对环境保护世界难题,为地球添绿色,是中国与各国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美好未来必行之举: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0余年来在高原上接力传承,创造出百万亩人工林,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止沙生绿,让黄河的年输沙量减少了4亿吨,联合国官员盛赞“值得世界所有国家向中国致敬”;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已经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同各国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为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与实施作出贡献;出资200亿元人民币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打造绿色发展合作沟通平台……中国始终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肩负并彰显大国担当。
    以时代为己任,以责任为担当。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两山论”核心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016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指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升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版本”。
    “‘中国方案’与‘中国行动’不仅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绿色治理和发展方面作出榜样,也为全球绿色治理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印度德里大学教授库马尔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埃及国家研究中心福阿德·法兹·哈桑教授认为,“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顶层设计,有效地保障了环保工作不断推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上作出表率。”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馆里一幅山水长卷成为焦点:由水及山,动态版绿水青山图呈现出“两山论”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发展现状。出席会议的外国领导人不由地驻足观看、赞叹。
    总书记说,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回顾100多年前恩格斯向全人类发出的警示,中国正用“两山论”的科学论断和扎实实践给予着最好回应。 
    打赏捐赠
    4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