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应对极端天气技术指导意见

    信息发布者:A风雨同舟
    2021-09-07 05:41:50   转载




    目录

    一、全省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二、全省花生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三、大豆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四、2021年全省中药材夏季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五、果园夏秋季应对不良天气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六、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意见

    七、夏季水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八、夏季水灾后土壤修复及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九、关于成立土肥防汛专家指导组的通知



    全省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玉米播种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为玉米播种提供了充足底墒,再加上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比较到位,目前全省玉米长势总体较好,为秋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但玉米生长期间,极易遭受洪涝、强风、干旱、高温热害和低温寡照等气象灾害,须因地制宜搞好科学应对。为指导各地科学进行防灾减灾,尽快在灾后恢复生产,特制定本意见。

    一、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技术。近期,我省强降水频繁,部分地块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当前,全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正处于拔节期,抗涝能力较强,如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基本不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玉米生长中后期,如出现田间积水,均应迅速组织排涝。受涝地块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排涝后应及时补充速效氮肥,或适当喷施叶面肥,促进玉米及时恢复生长,减少产量影响。

    二、强风倒伏防灾减灾技术。强降水经常伴随强风,容易造成玉米倒伏。要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前遭遇强风出现倒伏的,植株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恢复向上生长,基本不影响产量;在小喇叭口期以后遭遇强风出现根部倒伏的,应及时扶正,并浅培土,以促根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恢复叶片自然分布状态,降低产量损失;对于在开花后出现穗上部茎折的,要及时割除茎折部分,改善玉米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灌浆强度;对于穗下部茎折比较严重的,要及早进行收获,作为青贮饲料使用,并及时改种其它速生作物。

    三、干旱防灾减灾技术。今年我省气候变化较大,极端天气较多,不排除出现旱涝急转的可能。玉米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若出现干旱,均应及时组织抗旱浇水。玉米苗期抗旱能力较强,适当干旱可以起到蹲苗效果,促进根系下扎和基部节间粗壮,提高植株抗倒能力。但大喇叭口到抽雄期如遇旱会造成“卡脖旱”,导致雌雄穗发育不同步,严重影响授粉,应及时灌水。因干旱造成植株生育迟缓的地块,应随水适当补充速效氮肥,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四、冰雹防灾减灾技术。雹灾一般发生范围小,但危害程度高,往往造成玉米叶片破碎,降低光合作用,造成玉米植株有机营养供应不足。可在叶片伤口愈合后,追施速效氮肥、磷肥,促使玉米尽快恢复生长。同时雹灾造成的伤口容易感染病害,应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促进生长,一般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2次即可。

    五、高温热害和寡照防灾减灾技术。高温热害往往发生在玉米开花授粉阶段,容易影响花粉活力,造成结实性差、花粒、秃尖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高温发生前,可适当浇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并采用无人机低空飞行,增加扰动辅助授粉。寡照往往发生在开花及灌浆期,寡照发生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有机物质运转。

    六、病虫害防治技术。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应重点关注南方锈病、三代黏虫和玉米穗虫。强降水过后,南方锈病、青枯病、叶斑病、蜗牛等喜湿性病虫害有偏重发生的可能,要注意搞好预测预报,适时防治。防治病害,可喷施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多菌灵、代森锰锌、三唑酮等;防治虫害,可喷施高效低毒的菊酯类、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应鼓励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七、绝产地块补救技术。对因灾造成绝产的地块,应根据灾害发生时间采取不同补救措施。苗期绝产地块,应及时抢种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或种植青贮玉米、速生蔬菜等,尽量减少损失。后期绝产地块,要及早清除田间植株,整地备播,为下季作物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全省花生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花生播种和苗期阶段,我省土壤墒情适宜,技术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当前花生长势总体好于常年。但花生中后期容易遭受台风、强降雨、干旱、低温寡照等气象灾害,须因地制宜搞好科学应对。为指导各地科学进行防灾减灾,特制定本意见。

    一、涝害防灾减灾技术。近期,全省降水频繁,部分地块花生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抗涝救灾的根本措施。各地要及时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消除渍涝。要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的地块,要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夏花生要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露地夏花生,要结合中耕进行地下追肥,一般亩追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30公斤;覆膜花生一般每亩叶面喷施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50公斤,连喷2次,防止脱肥早衰。

    二、干旱防灾减灾技术。花生中后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要立足抗旱搞好土壤水分管理。今年雨水较多,墒情较好,但遇旱仍要及时浇水,夏花生要避免开花下针期干旱,确保适宜的土壤墒情。要重点浇好结荚水和饱果水,促进荚果膨大和饱满,养根保叶防止植株早衰,增加饱果数、提高果重,同时防控黄曲霉毒素污染。

    三、寡照防灾减灾技术。当前,夏花生正处于生长旺期,寡照、渍涝会加快植株徒长,要及时进行化学控制。可用烯效唑每亩40~50克(有效成分2.0~2.5克)或壮饱安每亩20~25克,加水35~4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渍涝加上田间高温高湿,容易引发白娟病、叶斑病、网斑病等病害,应及时防治,每亩使用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5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要及时防治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和棉铃虫、造桥虫、斜纹夜蛾等地上害虫。对播期早的春花生,根据虫情,在7月初花生下针期,选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1000倍液灌墩;或按上述药剂有效成分100克/亩拌毒土,趁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将药剂集中而均匀地施于植株主茎处的土表上,可以防治取食花生叶片或到花生根围产卵的成虫,并兼治其它地下害虫。防治棉铃虫可使用15%茚虫威悬浮剂10~18毫升/亩,加水稀释1000~1500倍喷雾,以上药剂均可兼治甜菜夜蛾。


    大豆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我省大豆生产,由于播种时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技术措施落实比较到位,目前总体长势较好。但大豆生长期间极易受台风、强降雨、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须因地制宜搞好科学应对。为指导各地科学进行防灾减灾,特制定本意见。

    一、涝害防灾减灾技术。近期强降雨频繁,部分地块大豆已经遭受涝害。当前大豆处于苗期和分枝期,抗涝能力较弱,应采取以下防涝减灾措施,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抗涝救灾的根本措施。要及时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消除渍涝。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的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

    (二)及时中耕散墒。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高度为10~12厘米,增强抗涝、抗倒能力。

    (三)合理追肥。结合中耕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并在鼓粒中后期着重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1~2次,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

    (四)加强病害防治。渍涝容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和锈病,应加强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800倍液或2.5%咯菌腈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邻酰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大豆锈病。

    二、强风倒伏防灾减灾技术。强降雨往往伴随强风,容易造成大豆植株倒伏。要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大豆开花期以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可不采取措施,靠植株自我调节进行恢复,基本不影响产量。开花期以后严重倒伏的,如倒伏4级(植株倒伏于地),会影响以后的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可能减产30%左右。建议不要再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断,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轻度倒伏的可以人工适当扶起,两行对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荚,尽量降低产量损失。同时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落荚,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如发现有脱肥现象,可同时叶面喷施0.5%尿素。间隔5~7天,晴天下午3点后,连喷2~3次,建议飞机作业。

    三、干旱防灾减灾技术。近年干旱频发,且在大豆不同生育期均可能发生。大豆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若出现严重干旱,均应及时灌溉。大豆苗期抗旱能力较强,适当干旱可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下扎和缩短基部节间,提高抗倒伏能力。开花结荚期是大豆需水最多的时期,干旱会造成落花、落荚,应及时浇水。鼓粒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干旱会造成秕荚、秕粒,降低有效荚数和百粒重,严重影响产量,应及时浇水,并于鼓粒初期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10公斤。

    四、冰雹防灾减灾技术。雹灾可能造成大豆叶片破碎,降低光合作用。可在灾后,追施速效氮磷钾复合肥,促使大豆尽快恢复生长。同时雹灾伤口容易感染病害,应于灾后7~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和叶面肥,连续喷施2次,增强抗病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应重点关注拟茎点种腐病、点蜂缘蝽、烟粉虱、蛴螬、斜纹夜蛾等病虫害。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拟茎点种腐病最有效的措施。点蜂缘蝽危害会造成大豆症青,结荚不鼓粒,可于大豆现蕾、开花和初荚期,选用10%吡虫啉、20%氰戊菊酯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防治点蜂缘蝽。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40%阿维・敌畏乳油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烟粉虱。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杀灭菊酯乳油、5%农梦特乳油2000~25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喹硫磷乳剂10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食叶性害虫。蛴螬严重的地块大豆于鼓粒期表现为植株早衰、叶片变黄、根部自地面以下被啃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可采取播种时药剂拌种,出苗后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鼓粒期撒施毒死蜱、辛硫磷等防治。

       六、绝产地块补救技术。对于因灾造成绝产的地块,根据灾害发生时间采取不同补救措施。苗期绝产地块,应及时抢种生育期较短的大豆品种或种植鲜食大豆、速生蔬菜等。中后期绝产地块,要及早清除田间植株,整地备播或种植萝卜、白菜、菠菜等,尽量减少损失。


    2021年全省中药材夏季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夏季是中药材生产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生产管理,是实现中药材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省气温整体偏高,汛期(7-9月)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2成,异常气象情况发生概率较高,可能对中药材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指导各地切实抓好夏季中药材生产管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及时排水。排水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和养分释放。大雨来临前,应对大田进行全面检查,整平低洼地块,疏通排水沟渠,提高大田的排水能力。大雨过后,及时对田间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发生内涝。

    二、合理灌溉。夏季高温容易导致土壤失墒遭受干旱。目前,春播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如丹参、黄芩、桔梗、板蓝根、柴胡等,均已进入根茎膨大期,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如出现干旱应及时灌溉,确保丰收丰产。

    三、科学追肥。在高温、多雨的夏季,中药材生产旺盛,养分需求量大,应及时进行追肥。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原则,平衡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在萌芽及现蕾、开花前,以速效性钾肥为主,少量施用氮肥。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夏季是中药材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和虫害的高发季节。应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禁止施用《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33种禁用农药(见附件2)。对于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根结线虫病可用阿维菌素、必速灭、辛硫磷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代森锌等防治。

    五、适时采收。在最佳的时间节点对中药材进行采收,有利于获得有效成分最高含量,增强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对金银花、玫瑰、红花、菊花、薄荷等品种,应选择早晨9-10点左右,气温较低时尽快、尽早完成采收,确保有效成分不流失;对于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应选择霜降前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进行加工。对于丹参、黄芩、牡丹、芍药、西洋参等多年生品种,结合当年气象条件和药材市场行情,科学安排收获时间。

    六、产地加工。花类和全草类药材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晒干或烘干,防止药材褐变,品质下降,影响商品性状;根及根茎类药材收获后,应及时去除须根、芦头等非主要药用部位,做好净制、干燥等操作。按照相关标准对药材进行分拣,做好产地分级,提高种植收益。在仓储管理方面,统货可选择干净的编织袋进行包装,做好产品批次、收获时间、种植地块等信息的登记;分级后的药材,可根据市场需求,按不同规格进行分包装。金银花、红花、栝楼、西洋参、玫瑰、山楂等贮藏过程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蛀;丹参、西洋参、板蓝根等收获的种子应注意及时干燥、清选,贮藏过程应防潮、防霉、防蛀、防混杂。


    果园夏秋季应对不良天气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有效应对不良天气

    (一)强降雨。强化果园排灌系统建设,备好应急排水设施。有排水沟渠的果园,应及时疏通排水沟渠内的淤泥或阻塞物,保持排水通畅。地势低洼、易积水的果园,在行间距离树干1.5米左右处及时开挖排水沟。

    (二)风灾和雹灾。一般强降雨的同时会带来大风天气,生产中及时加固果园设施,对树体适当培土固树;要加强防风林建设,构建防护屏障。鼓励果园设置防雹网和进行多类型、多材料设施栽培,应对冰雹危害。

    二、加强灾后管理

    (一)及时排水,适时松土。抓住降雨间歇,开沟疏渠,及时排除果园内积水。对积水严重的低洼地果园,必要时采用机械排水;没有明水但已经过水的果园,在树冠外缘内侧开挖排水沟,排除根系积水。有淤泥的果园要在排水后及时清理淤泥,尤其要将果树根茎部淤泥尽快清除,保证树体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天晴后对园地及时松土,加快水分蒸发,使土壤疏松通气,增强根系活力,地表有地膜、反光膜等覆盖物的要及时掀开透气,减少高温高湿环境对根系的二次伤害。

    (二)加固树体,清理田园。及时扶正固定树体,对于受涝较重的树体,可适当修剪和疏除部分果实,以减少水分蒸腾和营养消耗。剪截破伤枝条,伤口涂抹843康复剂或治腐灵等药剂,提高愈合能力;摘除伤果,全面清除落叶、落果,挖坑深埋。

    (三)及时追肥,恢复树势。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快速补充营养,浓度0.3%~0.5%,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结合土壤浅翻或施用生物菌肥掺施部分杀菌剂,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四)喷药防护,杀灭病原。灾后须及时喷一遍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叶果清理干净后喷施一遍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确保叶果安全。

    三、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防范意识

       广大果农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有关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报,对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对已经受灾的果园要坚决杜绝放弃果园管理的情况发生,切实加强果园管理,力争把全年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证明年的果品增产增收。





    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意见

    根据全国发生态势和气候条件预测,8月上中旬将是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我省的高峰时期,预计发生范围和发生面积与去年相当,局部地块出现集中危害的风险较高。为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意见,各地要提高警惕,“防早治小”,应急防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实现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控制。应急防治处置率达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具体技术如下:

    一、理化诱杀,减少成虫数量

    成虫迁入和次代发生高峰期,特别是鲁西南、鲁南、半岛南部沿海等外地虫源迁入门户地带,科学安置高空杀虫灯、性诱捕器,适期喷施或置放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集中连片种植区,可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连片面积超过1000亩,可按1.5~2亩1个诱捕器标准)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田边、地角、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1.2米,后期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随着作物生长,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注意及时更换诱芯,以保证诱杀效果。

    二、生物防控,压低种群规模

    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注意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如小花蝽、步甲、蠼螋等控制幼虫为害。田边地头种植显花植物,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草地贪夜蛾卵期积极释放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夜蛾黑卵蜂、茧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压低田间幼虫基数。低龄幼虫期,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种群数量。

    三、科学用药,灭杀高密片区

       根据虫情调查监测结果,对于田间高密度幼虫发生地块(百株虫量10头以上),要及时科学施药,开展应急防控。药剂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虱螨脲、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茚虫威、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意重点喷洒心叶、雄穗或雌穗等关键部位。多次用药要不同农药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防控效果。



    夏季水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近期,受强降雨和台风影响,我省部分地区田间出现积水、涝渍,田间湿度大,导致玉米、花生、大豆、果树、蔬菜等农作物长势弱、伤口多、抗性差,适宜多种病虫害发生流行。为切实做好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定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强化病虫监测预警

    对于迁飞性、流行性、危险性病虫害要加强动态监测,要充分利用各种田间监测设备,加密设置性诱监测工具,发挥省病虫监测物联网系统的作用,加强田间调查力度,适时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及时查看监测工具诱测情况,全面、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气象预报和田间受灾情况,研判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多渠道传播病虫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针对草地贪夜蛾、玉米南方锈病和南方迁入性果蔬害虫等外来重大病虫害的紧迫威胁,各地要加密调查频次,必要时实行网格化调查,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情,实现早期预警,及时处置,确保治早、治小、治了,从而将危害程度和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二、狠抓重大病虫防控落实

    重点抓好草地贪夜蛾、东亚飞蝗、粘虫、玉米南方锈病、南方迁入性果蔬重大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经费、物资、气象、交通、通讯、宣传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和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重大病虫防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地区和主要作物,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好农业重大病虫防控领导(指挥)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避免贻误防治时机,保证各项工作措施扎实有效。

    三、推进宣传指导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乡村喇叭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地发布病虫信息和防控技术,调动农民群众主动开展病虫防治积极性。同时,要抓紧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开展田间指导等各种方式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和安全用药,严防高温高湿作业生产性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关键时期开展督查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技术落实到田,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四、推行灾后病虫防控关键技术

    根据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及病虫发生规律和动态,科学制定灾后防控技术方案,落实关键措施。大力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提高防控效率、效果、效益。各地在排涝除湿、中耕松土的基础上,可推广实施“免疫诱抗”技术,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性。玉米重点关注玉米基腐病、细菌性茎腐病、叶斑病、锈病、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等,大力推广实施“一防双减”技术。花生重点关注叶斑病、果腐病、白绢病、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叶蛾等,大力推广实施“一控双增”技术。蔬菜结合灾后清沟排水、扶株增抗、改良土壤等田间管理,加强土传病害、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落实病毒病预防措施。保护地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注意排涝通风,大力推广实施“防虫网阻隔”技术,预防个别病虫害大范围流行。果树重点加强苹果轮纹病、苹果叶斑病、葡萄霜霉病及梨网蝽、叶蝉等病虫防治,采收后注意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抗病虫能力。南方迁入性果蔬重大害虫重点推广“四诱”技术,有效压低种群数量、减轻幼虫危害。

    五、加强信息调度

        严格虫情报告制度,抓好病虫情况周报和重大灾情实时报告,特别是做好草地贪夜蛾、东亚飞蝗等重大病虫的虫情汇报工作。在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关键时期,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和防控工作进度,做好病虫信息上传下达,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和实时共享,掌握防控主动权。




    夏季水灾后土壤修复及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一、设施蔬菜地水灾后补救措施

    (一)日光温室预防塌毁措施。我省日光温室多为下挖式,极易积水,长期泡水会引起后墙塌毁。积水后防止塌毁:一要对棚内、棚外积水进行抽水强排,并要在棚内、棚外挖坑汇水抽排。二要在日光温室后墙外2~3米处开挖深度大于1米的排水沟,严重的可同时在棚内离内墙2米处开挖深度大于1米的排水沟,并及时抽出积水,降低墙体处地下水位。塑料大棚由于棚间距小,可在棚内挖沟抽排,降低棚内土壤地下水位。三要将保温被放至棚架上部,减轻墙体重量。另外,做好下挖式大棚棚外水入棚预防措施。

    (二)土壤修复措施。一是根据种植蔬菜灾后生长情况,加强管理,对于淹水时间较短的蔬菜,由于其根系受损,建议叶面喷施抗逆调理剂,或喷施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天。或重新栽种。二是若淹水时间长,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土壤养分淋失较多,重新栽种蔬菜时要使用含微生物肥料,适当增施化学肥料。三是建议在作物移栽时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肥进行土壤处理,增强作物抗逆性,预防立枯病、沤根病等根部病害。

    二、果园水灾后补救措施

    (一)尽快排除果园内涝。一是加快排水进度,防止果树根系窒息死亡。对积水严重的地块,采取多种措施,疏通果园周边的排水沟渠,排除果园积水;积水极度严重的应采用机械排水,同时在行间距离树干1.5米左右处开挖排水沟,排除根系积水。二是排出土内积水。没有明水但已经过水的果园,也要在树冠外缘内侧开挖排水沟,排出土内积水。三是扒土晾根。天气晴好以后,将树盘下的土壤扒开露出部分根系,使淤积的水分尽快蒸发,根据天气情况1~3天以后重新覆土。或者将树盘内土壤进行浅刨耕翻,尽快恢复土壤透气性。

    (二)加强果园管理。一是及时清园。及时清除果园冲积入园的泥土等,以及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剪除折断的树枝,疏除烂果。二是扶正固定树体。对被水冲歪或冲倒的果树及时进行扶正、培土、夯实加固,必要时进行支撑绑缚。三是合理施肥。及时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等快速补充营养,每次间隔7天左右,连喷2~3次;结合土壤浅翻亩施生石灰100千克或者结合施用生物菌肥掺施部分杀菌剂。

    三、大田作物水灾后补救措施

    (一)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大田若有明显水层的,要疏通排水通道,排至沟渠,无法自然排出的,需要用抽水机强排。若无明显水层,但田内水分已经饱和,可在田内挖40厘米深的水沟,引出积水。

    (二)适时中耕。增加蒸发量,降低土壤含水量。

        (三)加强养分管理。受灾作物根系吸收功能已经衰减,可采用叶面喷肥,用3%的尿素溶液加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喷肥时间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以防烧叶。受灾较轻的地块可补追氮肥,受强降雨和积水影响,田间氮肥淋失严重,应及时补追氮肥,可每亩撒施5~7千克。






    关于成立土肥防汛专家指导组的通知

    根据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要把防汛各项应急措施务必落实到位、全力减低汛期灾害损失的要求。为应对农业防汛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发挥土肥系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经土壤肥料部研究决定,成立土壤和施肥技术防汛工作专家指导组,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服务支撑,全面开展灾后土壤修复和作物施肥技术指导工作。

    一、人员组成分工

    (一)指导组领导成员

    组 长:张风祥 手机:13706414555

    副组长:李 涛 手机:13805406803

    副组长:郭跃升 手机:15169068988

    (二)果菜茶灾后施肥专家指导组人员组成

    土壤肥料部部长:张风祥

    节水农业组负责人:于舜章 手机:15254108886

    潍坊市土肥站站长:张西森 手机:19963091167

    滨州市土肥站站长:王振华 手机:13475079126

    烟台市土肥站站长:张培苹 手机:13210946872

    (三)土壤修复专家指导组人员组成

    土壤肥料部副部长:李 涛

    土壤技术组负责人:李建伟 手机:18563716277

    临沂市土肥站站长:赵金彪 手机:13853910138

    聊城市土肥站站长:李虎申 手机:13508928626

    菏泽市土肥站站长:郭排军 手机:18653019955 

    (四)大田作物灾后施肥专家指导组人员组成

    土壤肥料部副部长:郭跃升

    肥料技术组负责人:王国华 手机:13854196327

    检测组负责人:张玉芳 手机:13589114428

    枣庄市土肥站站长:马德举 手机:13806371589

    济宁市土肥站站长:徐保民 手机:15653767959

    (五)保障协调组人员组成

    综合室负责人:高俊杨 手机:13656416107

    土壤技术组:吴 越 手机:13658645285

    综 合 室:徐永昊 手机:18306390795

    二、工作职责

    (一)及时完成中心交办的防汛工作各项指示和工作部署,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二)关注、收集汇总我省土壤受灾和作物受损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送相关信息。

    (三)制定防汛救灾预案,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四)按照中心领导安排,组织专家成员实地检查、帮助基层制定专项技术指导方案。

    (五)专家指导组要及时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防灾救灾工作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2021年7月29日

    来源 山东农业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